9月21日,在刘辉老师的组织下,纲要教研室开展了两项教研活动,一是如何安排中国共产党简史专题的课程设置,二是如何将重庆山火扑救中的“中国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中。
关于如何安排中国共产党简史专题的课程设置,纲要教研室的教师各抒己见,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与专业知识纷纷表达建议,并阐释相关理由。张艳老师从横向切入,讲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征程中,在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民生、科教、外交、文化、民生八个方面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为方向安排中国共产党简史的课程;陈文博老师认为,中国共产党简史专题的课程设置应紧紧围绕教材展开,《简史》编写组所编写的这部教材忠实记录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程,从纵向梳理党史便于教师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刘辉老师在听取各方建议后,整合大家的思想,提出中国共产党简史专题的课程设置应在《简史》基础上进行优化和整合,并结合学生学情,确定了各个专题名称与任务分工,勉励各位老师应群策群力、各司其职。
关于如何将重庆山火扑救中的“中国精神”融入到思政课中,马贵杰老师分享了学习心得。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讲好重庆山火救援的中国叙事。8月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深林山火,加之持续连晴高温,以及旱情、灾情、疫情叠加的复杂形势,重庆市委、市政府研究部署防疫防旱防火工作,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守土有效;面对肆虐的山火,森林消防救援队伍冲在一线、昼夜鏖战,一次次挺身而出、一场场连续奋战,构筑起万众一心抵御火灾的牢固防线;在扑灭山火过程中,一个个越野摩托车骑手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赶赴一线支援。从他们身上,人们看到顽强的意志、不服输的血性,看到保卫家园的赤子情怀。二是从重庆烈火中读懂“中国精神”。在危难关头和紧急时刻,每一个普通人内心迸发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最朴素而深沉、最广泛而强大的情感,也是我们代代传承、赓续绵延的精神传统。首先是不怕困难,敢于奋斗的精神;其次是邻里相帮,守望互助的精神;再次是舍生忘死,舍己为人的精神;最后是不怕牺牲,舍生取义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以护卫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面对任何险境都能汇聚起源源不断磅礴伟力,无往不胜、坚不可摧!这种蕴含于人民之中的打不垮、压不倒的中国精神,构成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底气。
最后,刘辉老师将重庆山火扑救中的“中国精神”延展至思政课教学活动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使我们青年教师更加坚定只要青年都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能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
![](/__local/5/9F/22/7C8B01CAFF85B0DB485BAD27AAF_88E7F61D_1981D.png)
![](/__local/F/60/72/9D39875D4B4AAA3A1BBFDF5B680_52B4A7AC_F989B.png)
图 司晓庆/文 马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