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观看2025年春季学期河南省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次集体备课会,全体任课教师参会。
会上,四位主讲教师围绕第五章内容展开讲课分享。黄燕以“为人民服务高不可攀吗?”为题,通过焦裕禄、黄大年等案例,强调了唯物史观中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孙梦梦解析了“集体主义的层次性”,将“无私奉献、先公后私、公私兼顾”三层要求融入抗洪救援、脱贫攻坚等案例,让抽象道德要求具象化为可感知的行动指南。姚燕阐述了“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从井冈山星火到新时代脱贫攻坚,强调了革命道德中的信念力量、奉献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罗璇聚焦“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通过多情景教学背景、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手段,引导学生将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点评专家聚焦本章节重难点,从具体学情出发,针对讲课展示进行点评指导。
观看结束后,与会教师展开讨论,表示此次备课会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之后的教学中将探索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文图|李敏杰 一审|王燕菲 二审|刘芳 责任编辑|赵聪聪 张鹏飞)